簡單說,箱式和塔式紫外老化試驗箱,就像 “家用小烤箱” 和 “食堂多層大蒸鍋”—— 都是做紫外老化試驗(模擬太陽曬、雨淋,看材料耐不耐老),但針對的需求完全不一樣,核心區別就在于 “能不能多放樣品” 和 “要不要特別精準”。
1. 先看 “長相和用法”:像烤箱 vs 像多層蒸鍋
箱式:就像家里的小烤箱
長得跟普通烤箱差不多,是個封閉的小箱子,里面有托盤,紫外燈(模擬太陽光里的紫外線)要么在樣品上方,要么在兩側。
用的時候打開箱門,把樣品放在托盤上,關上門就能開始試驗,溫度、濕度、噴水這些都在箱子里封閉控制,不容易受外界影響。
塔式:就像食堂的多層大蒸鍋
是立式的 “高塔”,里面有好幾層托盤,紫外燈裝在最頂上,光線從上往下照。
用的時候像擺蒸鍋一樣,每層托盤都能放樣品,一次能放很多,有些型號的托盤還會慢慢轉,讓每層樣品照得更均勻。
2. 再看 “適合測什么樣品”:測 “片狀大樣” vs 測 “批量小樣”
這是最核心的區別,選哪個首先看你的樣品是什么樣的:
箱式:適合 “小批量、片狀 / 板狀” 樣品
比如你要測涂料刷的樣板(像裝修用的油漆板)、塑料薄膜(比如包裝用的保鮮膜那種)、小塊橡膠板 —— 這些樣品大多是 “片狀”,而且一次測不了太多
研發的時候最常用,比如調個新涂料配方,想精確看看耐曬程度,就用箱式。
塔式:適合 “大批量、小型 / 微型” 樣品
比如你要測一堆電子元件(像手機里的小電容、電阻)、塑料小零件(像遙控器的按鈕、玩具的小卡扣)、小塊布料 —— 這些樣品個頭小,一次要測很多
工廠抽檢的時候最常用,比如一批生產了 1000 個小零件,要抽 100 個一起測耐老化,就用塔式,效率高。
3. 最后看 “精準度和效率”:求 “精準” vs 求 “快”
箱式:精準度高,但慢
因為是封閉的小空間,溫度、濕度、紫外線強度都控制得特別準,每個樣品受的 “老化條件” 幾乎一模一樣,適合需要精確結果的場景,但缺點是一次放得少,測一批樣品要花不少時間。
塔式:效率高,但精準度稍遜
多層托盤一次能放很多樣品,測大批量的時候特別快。但因為是多層,最上面和最下面的樣品,可能光照強度會有一點點差別(不過符合試驗標準),適合不用那么 “極致精準”、但要趕效率的場景(比如工廠快速抽檢)。
總結:怎么選?記住兩句話
如果你是研發新品、測片狀樣品(涂料板 / 薄膜)、要精確結果—— 選箱式。


如果你是工廠抽檢、測大量小零件(電容 / 按鈕)、要快—— 選塔式。

